微信分享图

0301 沈宗敬 1735年作 行书七言诗 扇面

行书七言诗
拍品信息
LOT号 0301 作品名称 沈宗敬 1735年作 行书七言诗 扇面
作者 沈宗敬 尺寸 16.5×52cm 创作年代 1735年作
估价 20,000-30,000 成交价 RMB --
材质 水墨金笺 形制 扇面

题识:
瑞霭氤氲绕画堂,云輧王母正翱翔。贻谋永夜尝熊胆,补衮当年藉凤皇。彤管大书青玉案,瑶芝新泛紫霞觞。闺中林下应难并,更有三吴老敬姜。乙卯春日,云间沈宗敬。
钤印:「沈宗敬印」
沈宗敬,字南季,又字恪庭,号狮峯,亦作狮峯道人,又号卧虚山人,华亭(今松江属上海市)人。康熙二十七年(1688)进士。荃子。精音律,善吹萧、鼓琴,工诗、书。画传家学,山水师倪、黄,兼用巨然法。水墨居多,青绿亦偶为之,小景小幅尤佳。

宋元流行的团扇,至明清中期不再流行。取而代之的折扇的流行。明中叶后丝织业的发展,产生了先进的生产力。江南地区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,经济重心更加南移。苏浙地区更成为重要的税收大省。随之而来的是传统文化重心也移至江南。这得益于吴越文化的滋养和文人士夫的热情参与。而江南的书画家们开始对书法、画的载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这时折扇开始盛行。书画家经常在扇面上题字作画,内容相当丰富,山水、人物、花卉、走兽无所不涉,真、草、隶、篆无所不写。虽然只有盈尺小幅,但是小中见大,画家在构图布局时须成竹在胸,所以技艺泛泛者视若畏途,不敢随意染指,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存世扇面书画的质量。
一般应酬、笔会之类情况,会直接在扇子上画,但画的相对不精细;画面更精细的,因为创作难度大,需画了再装龙骨。后来慢慢演绎,就不限于实际功用,变成册页,室内装饰等各种形式。现在的保存下来的扇面也有拆了龙骨的,和未来得及装龙骨等各种情况,只是其形状和材质仍然是适用于成扇的。
传统工艺制作的金箔扇面,需要经过十多道工序,使延展性和可塑性极好的黄金分布均匀,整张纸都布满金箔才能完成。由于用金量大,仅仅是纸张本身就价格不菲。其中以颜色发红,也即「红金」的成色最好。有「九赤八黄七青」之说,即含金量超过 90 的为偏红色,含量 80 的为偏黄色,含量为 70 的为偏青色。黄金性质稳定,永久不变色、抗氧化、防潮湿、耐腐蚀虫咬。将金提纯,再经千锤百炼才得以完成,可谓用功之极。在当时也是有显赫身份地位的人,才能用这样的材质进行创作。
是此聚集一批明清文人所创作的红金扇面。吴门画派的代表王问所绘「孤帆远寂」。主词翰之席三十余年吴门王稚登「行书七言诗」。嘉定四先生娄坚的「行书五言诗」,明末大书法家王铎的「唐太宗帖」。复社四公子之一方以智的「幽居图」。

飞鸿片影—明清红金扇面专题(LOT301-337)